明天就要退休了!K的同事及長官貼心的辦了一場盛大的歡送會,
大家酒酣耳熱的暢談著工作上的甘苦,K心中卻有種不踏實的感覺,
明天起就不用上班了,雖得了自由,但沒了收入,近來世界局勢瞬息萬變,
不經又擔心起退休後的經濟問題…. 。
內政部調查,退休後通常擔心三件事健康,經濟,及照顧,其中又以經濟為先,
畢竟,沒錢萬萬不能。
台灣人的平均餘命是80.4歲(男性77.3歲;女性83.7歲),以2016年勞工實際退休平均年齡為58.6歲來看,我們必須至少準備好22年的生活費,才能不虞匱乏享受人生。
更何況醫療進步人的壽命只會越長,所以如何安排退休後的穩定來源,就成了必須嚴肅面對的事。金字塔給人宏偉穩固的感覺,如何打造退休金字塔,提供安穩退休,是我們要討論的。
首先我們來看看退休金可能的來源,一般會有三大區塊:
1.社會保險
如勞保老年年金、國民年金、公教保退休金等。
2.企業退休金
如勞退新制退休金、舊制退休金、公務人員退撫基金等。
3.自己的準備
社會保險及企業退休金部分,已取決於投保薪資、職等及年資上,雖然年改經驗看來不確定性是存在的,但這部分還是提供相對安全確定的給付,我們可以放在金字塔下的第一層。
我們再來看看自己準備的這部分如何安排,通常我們會有的資產如不動產、股票、基金、保險、定存等是我們在退休前辛苦攢下來的,退休後我們要規劃一件事,就是將存量變成流量,化成供給我們享受退休生活的活水,在此我們把它退休金字塔分三層次說明。
金字塔第一層: 提供基本生活品質,除了上述社會保險及企業退休金部分,建議搭配以下安排
只靠定存利息?
安全(須注意中央存保只提供新臺幣300萬元之保障)且流動性好,適合短期資金的停泊,但不適合長期擺放,原因是利率太低,在低於通貨膨漲的情況下,你的資產注定縮水。
緊急預備金不可少
這筆錢不能跟日常開銷的錢混為一談,視自身情況準備6-12個月的現金活儲或放在可迅速變現的定存,除了可以幫你應急,如緊急醫療,短期失業等,也可提供你理財計畫的保護緩衝,不致在急需用錢時被迫變賣投資理財的部位,而打亂了佈局,可說是家庭財務安全的安定基金,重要性可見一般。
即期年金保險保長壽風險
即期年金是一種保戶在一次繳清全部費用之後,就可以開始依保單約定領取的年金。如果手上突然有一大筆錢,例如退休金、過去買的保單的滿期金、繼承現金遺產甚至是買彩券幸運中獎,又怕花掉,就可以拿來買即期年金,化整為零,領到身故。雖然目前預定利率不高,但最大的好處是給付確定,保的是活太久的長壽風險。
金字塔第二層:提供較高收益現金流
固定收益商品提供較好收益的現金流
這部分,我把它定義為有配股配息的投資,但也是以安全為前提,如投資等級債券基金、績優股。
金字塔第三層:透過資產配置獲得市場成長報酬
資產配置搭配4%提領策略
許多退休人士仍希望持有投資部位提高收益。那麼若要確保有生之年不會用光積蓄,你可以動用多少錢?。暢銷45週年、美國著名大學MBA投資學課程指定參考書《漫步華爾街》的作者墨基爾,建議是使用「4%提領策略」。
書中提到,一半股票一半債券的平衡組合(這部分可用ETF配置)每年可以產生約6%的報酬。假設長期通貨膨脹率是2%,整體投資基金也必須每年上漲2%以保存其購買力。所以在正常的一年中,投資人將提領資金的4%,而投資組合也將增加2%。隔年的提領也會增加2%,這樣一來,退休人士的購買力也不會減損。
他也說明關於提領率壓低,是因為股票和債券的實際報酬每年變化很大,某些年報酬會比較高,而某些年可能出現負成長。保守的支出率使你不會用完積蓄的機率大為提高。因此,若尚未達到退休年齡,應考慮盡力儲蓄,這樣到退休時,即使提領率壓低,仍可以過著無虞的生活。
另外他也提醒再平衡的重要性。假設股市大漲,一開始的50-50組合開始傾向一側,變成60%股票和40%債券,高興股票表現亮麗之餘,也應該擔心整個投資組合風險變大。可從投資組合的股票部分抽走你需要的多餘資金,如此一來,你就調整了你的資產配置,同時產生了一些需要的收入。即使你暫時不需要利用投資組合做為支出來源,也建議每年還是要再平衡你的投資組合,使你的投資組合風險水準和你的風險承受度一致。
如果還是擔心不夠
延後退
若是真的沒有把握退休,延後退休期間也是一個選項。
第二春
退休前培養的興趣,是否可以用來生財,若沒有,也可以找份自己體力能負荷的簡單工作,與社會保持接軌。
以房養老
很多持有房產而無足夠現金的退休族,也可考慮向銀行申辦「以房養老」來獲取現金流。
簡約生活
退休後除了基本生活開銷等必要開支,有很多部分是可以選擇性簡約的,如旅遊巴黎不成去峇里島,世界首富華倫巴菲特節儉成性,也建議大家:過「減與簡」的生活並知足常樂。